新型冠状病毒(2019-nCoV)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无数医务人员坚守抗疫一线。他们是抗击病毒的英雄,也是离病毒最近的人。每一个“疑似”成为“确诊”,最终由他们“盖章定论”。我们来看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如何诊断的。
一、临床表现
以发热、乏力、干咳为主要症状。少数伴有鼻塞、流涕、咽痛和腹泻等症状。

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以分为:轻症、普通型、重型和危重型。

二、影像学诊断
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影像学诊断包括CT和胸部X光片,CT为当前筛查与诊断的主要手段。CT检查显示感染早期呈现多发性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,以肺外带明显;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、浸润影,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。


三、实验室检测
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包括核酸和抗体检测,以核酸检测为主。其他实验室检测包括血液淋巴细胞计数减少、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等。
1.呼吸道或血液标本采样,提取病毒的核酸。
临床标本内病毒核酸提取要求至少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(BiosafetyLevel, BSL-2)内操作,且检验人员必须采用生物安全三级防护。

2.核酸检测
利用荧光定量RT-PCR法检测临床标本中病毒的基因。

3.血清抗体检测
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(胶体金标法)可以检测患者血清或者血浆中病毒抗体,最快可以15分钟内出结果。其最大的优点是无需仪器设备,现场筛查。

4.检测成功,发报告


策划:江苏大学医学院
作者:严永敏,王晓春,张文,沈权,杨世兴
审核:钱晖,陶文杰